实践背景:
8月9号和8月10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文遗月老实践团,走访非遗传承人剪纸艺术家魏伊平的剪纸工作室,切身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目的:
本次社会实践目的地选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魏伊平老师的剪纸工作室。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团队通过听魏老师讲解剪纸的种类及制作方法,观摩学习了老师和其学生的画作,我们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了解了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魏伊平老师合影
实践回顾:
1.采访剪纸传承人,了解剪纸
8月9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研究室主任魏伊平女士的剪纸工作室。在这里,魏伊平女士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她的得意作品,如《江娃拉马梅香骑》《十兔子》《抬花轿》《龙凤呈祥》等剪纸作品,还为我们讲述了她人生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比如恩师的逝世,自己为国际刊物制作封面等。实践团成员们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采访稿,对魏伊平女士进行了提问。
图为魏伊平老师作品《十兔子》
图为魏伊平老师作品《龙凤呈祥》
8月10日,实践团成员再次来到剪纸工作室,魏伊平女士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纸张和剪刀,让实践团成员们自己体验制作剪纸。以魏伊平女士提供的一些成品作为模板,加上魏伊平女士的手把手教导,实践团成员们很快就制作出了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实际体会到剪纸制作中的困难之后,实践团成员们对魏伊平女士更多了几分敬畏,对剪纸这一非遗传承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决心。
实践心得体会:在结束了这次的实践活动之后,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来自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自的魅力。一张张优秀的剪纸作品,背后是剪纸艺术家们日以继夜磨炼出来的精湛剪纸技巧以及技法,向我们诉说着剪纸艺术家们的艺术情怀。如今,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实践团认为我们有弘扬和继承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义务,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流传,让经典的艺术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admin)